看了这些商界大佬的高考成绩,你还会相信“读书无用论”吗?
如果有人问:作为父母,您对孩子的期望有哪些?
答案可能不尽相同:希望他能幸福成长、品行端正、自立自强。
但所有的答案里,“金榜题名”重复度更高。
这是深深扎根在父辈心中的观念。
如果说读书改变命运,那么高考,便是我们的一次重生。
有人因此一举成名,成就一番事业;有人化茧成蝶,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而对于曾经、或现在叱咤商界的精英们来说,更是如此。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些大佬们的高考成绩和高考趣事。
01.任正非:考入大学半年后退学,曾非清华不上
2019年,“华为遭遇美国全面制裁”的消息甚嚣尘上,也让时年75岁的任正非成为了舆论中心。
一位老者,站在那张书籍遍布的办公桌前挥斥方遒,侃侃而谈。
只那一个身影,便让大洋彼岸的超级大国恐惧不已。
但静水流深终有源。
谁又能想到,现如今带领华为一年营收千亿的集团创始人,竟然出生在一个生活困苦的9人家庭。
任正非的父母都是教书匠,仅靠微薄的工资维持基本生活,困难可想而知。
米面匮乏,就拿米糠烙菜饼充饥,没有被单,就捡来别人丢弃的破被单缝补后再用。
可即便如此,第一次高考,任正非就考上了贵州大学物理系。
上个世纪60年代,能够考上大学的人本来就很少,从这个角度看,几乎半只脚已踏入成功的大门。
但为了自己上清华的梦想,入学半年后,任正非就选择了回家复读。
虽然第二年因为退学的原因影响了录取,但还是以不俗的成绩进入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02.腾讯马化腾:离家近选择了深圳大学,怕当地理老师放弃了天文梦
与出身贫寒的任正非相比,马化腾的起点稍高一些。
他出生在一个公务员家庭,虽然一出生便拿了一手“王炸”,但马化腾资本的积累,更多地是来源于自身的努力。
18岁那年,马化腾由于父母工作的调动定居深圳,并因此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过高考时,小马哥并没有因此报考天文系,而是选择了八竿子打不着的计算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马化腾的高考成绩为739分,这个分数如果放在现在,清华北大任其挑选。
但在马化腾高考的年代,不少省份的总分都是900,如果要报考清华,很可能进不去。
再加上学习天文学大部分是从事教师行业,所以马化腾最后选择了深圳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03.小米雷军:高考700,却因朋友在武汉选择武大
1969年出生的雷军打小就是一个斜杠青年。
早在中学时期,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更是班里公认的“围棋小王子”。
1987年,参加高考的雷军得了700分,这个成绩在国内一般就两个选择:要么清华,要么北大。
不过填报高考志愿时,雷军却毅然选择了离家90公里的武汉大学。
一是由于当时实行的估分制(成绩未出之前填报志愿),雷军自信心不足,想要求稳;
二是自己的好朋友也在武汉。
04.巨人网络史玉柱:全县第一,数学只扣了1分
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不妨读一读史玉柱的故事。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怀远的一个工薪家庭。
但由于父母疏于管教,初二之前的史玉柱,是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
因为痴迷小人书,他的成绩忽上忽下,气得母亲直跳脚。
后来又因照着《十万个为什么》自制炸药,引得父亲一顿胖揍。
不过好在史玉柱的父亲是一位公安干部,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到外地出差,1977年10月,国家恢复高考,见多识广的史父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儿子改变命运绝佳的机会。
为了让儿子收心,高考之前,史父曾两次特意带着史玉柱到大城市开拓视野。
在父亲的影响下,无比跳脱的史玉柱开始重振旗鼓,认真读书。
最终,史玉柱以全县第一、数学成绩只差1分的成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浙江大学。
05.京东刘强东:宿迁状元,梦想当县长而放弃清华
相较于雷军、马化腾的求稳,刘强东的高考志愿突出一个词——魄力。
“上什么学不重要”,一定要去大城市开开眼界,因此,刘强东所有的志愿只报了两个城市:一个北京,一个上海。
究其原因,和他早年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联。
1974年,刘强东出生在江苏宿迁一个叫长安村的地方。
回忆起幼时的经历,刘强东用过最多的词,是“穷”。
穷到什么程度?
一年12个月,一半的时间以红薯为主食,剩下半年则主要吃玉米。
而别人餐桌上隔三差五就能出现的猪肉,刘强东到了过年才能吃到。
但俗话说得好:寒门出贵子。
从小到大,刘强东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甚至在18岁那年以680分的成绩当上了当地的高考状元。
这个成绩几乎稳上国内的任何一所大学,但刘强东却出乎意料地选择了人大。
据刘强东后来表示,受高中班主任的影响,他一直将当县长造福一方作为自己的理想。
而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一直是一个干部辈出的专业。
可当刘强东上了第一堂课才明白,社会学并不是培养干部的专业。
虽然是一场乌龙,但刘强东到一线城市发展的初衷并没有错,一定程度上也促就了他的成功。
06.拼多多黄峥:一路保送,不知道什么叫高考
1980年,黄峥出生在杭州郊区的一个普通家庭。
与史玉柱、马云的厚积薄发相比,黄峥的聪慧,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展露无遗。
小学六年级时,黄峥便因为奥数获奖的原因,拿到了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门票。
而当中国的百万学子还在绞尽脑汁征战高考时,黄峥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了浙江大学。
也许从那时起,黄峥便明白一个道理:如何依靠局部的优势,去获取更大的成功。
而由此缔造的商业传奇拼多多,市值一度飙升到了23000亿美元。
但遗憾的是,就在所有人认为,这只是黄峥缔造“商业帝国”的第一步时。
却不料,2021年3月,他不仅辞掉了拼多多董事长一职,还捐出了自己价值1000亿的股份。
07.许家印:周口市第三名
许家印虽然多次登上中国富豪排行榜的首位。
但对于贫困的滋味,许家印比刘强东更能感同身受。
1958年,许家印出生在河南豫东的一个贫困的小县城——太康,那里地处中原腹地,是闹饥荒的重灾区,直到2019年,当地才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他的父亲是一名抗战老兵,16岁经历枪林弹雨,后因伤退伍,回到老家务农,直到36岁那年,他才有了许家印。
这个年纪,放在别人家早已三胎、四胎,许父的激动,溢于言表。
他开心地唤来同村的工匠整修原先的房子,可谁料刚动工不久,许父就不慎从高空跌落,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由此操劳过度,患上败血症,不久便撒手人寰。
家,摇摇欲坠,爱渐行渐远。
不过好在许家印的奶奶是个明事理的女人,及时填补了许家印母爱的空缺。
许家印的奶奶,酿得一手好醋,除去照顾一家人生活起居的时间,她便会抽空做一缸醋,然后带着小家印去集市上售卖。
一来二去,集市上大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成为许家印的商业启蒙。
虽然也偶尔学着做过贩卖水果的小生意,但彼时的许家印深知,想要改变命运,就得努力读书。
在他的自述里,中学时代最难忘的事情,不是同学们摇头晃脑的朗朗书声,而是每餐一个地瓜的窘境。
然而这份贫苦,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给他带来务实的收获。
那个年代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76年高中毕业的许家印,也没有等来“推荐上大学”的那股清风。
在这之后,便是长达两年的生产队生活。
转折发生在1978年。
那是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作为曾经的尖子生,许家印以周口市第三名的成绩,迎来他久违的春天。
08.俞敏洪、马云:三战高考
作为厚积薄发的两位“代言人”,俞敏洪和马云三战高考的事迹,曾是历代考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据俞敏洪后来透露,自己和马云一样,数学成绩太差,只考了4分。
但与马云“捡漏”入读杭州师范的遭遇不同,俞敏洪则是依靠英语93分的优异成绩而进入了北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成功的人总是相似的,仅从三战高考的毅力来说,就已经完胜了大部分竞争者。
结语:
我们为什么要高考?
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富人家庭,那么丰富的阅历,足以支撑你作出更有意义的回答。
但对于身陷泥沼、渴望翻身的农民子弟来讲,高考让他们拥有唯一一次不看出身、不看钱,冲出樊笼的机会。
看了这些商界大佬的高考成绩,你还会相信读书无用论吗?
有没有给你一些启发呢?
文|思问录
编辑|思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