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4年抱死忠,3次误山河,他的一腔热血,让建文帝万劫不复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明初名臣黄子澄,尽心辅佐建文帝4年,在这段期间,他向建文帝提出一项改变了明朝国运的政策,那就是削藩。
就是因为这个政策,黄子澄3次误山河,一步一步地把建文帝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为什么这么说呢?
削藩的下场难道这么严重吗?
什么是削藩呢?削藩,历来是封建王朝的皇帝们,为了巩固中央政权,收回各路诸侯和藩王手中的军政大权而实行的政治手段。
比如有两次著名的削藩就是反面教材:西汉晁错建议汉景帝削藩与明朝黄子澄建议建文帝削藩,其结果就是引发了西汉著名的“七国之乱”与明朝著名的“靖难之役”。
七国之乱差点让汉王朝灭亡,靖难之役直接让明朝改朝换代。黄子澄建议的削藩后果为什么这么严重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黄子澄与他的削藩政策。
一,探花出身,苦等科考十五载
元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黄子澄出生于江西分宜县的一户乡绅家庭,原名叫黄湜(shi第四声),元澄是他的表字。黄子澄自幼饱读诗书,家人也希望他考取功名。
当时正值元末,天下大乱,黄子澄便闭门读书,待天下太平之后再去考取功名,谋个一官半职。
随后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等到了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黄子澄参加了科举会试,考取了会试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洪武十八年的这次科举比较特殊,为什么这么说呢?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叫做洪武,他一共在位31年,但是朱元璋在位期间一共只举行过6次科考,而且第一次是在十五年前的洪武三年举行的。
那次科考让朱元璋十分不满意,认为选拔出来的人才都“不堪大用”,随即朱元璋认为科举没有作用,于是下令废除科举制度,让全国各县设置学府,让学府来选拔和推荐人才。
这样一来就贪官污吏们找到了空隙来买官卖官,最终朱元璋权衡利弊之下,于洪武十八年恢复科考制度。
全天下的学子们苦苦等待了十五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于是纷纷进京赶考,参加科举会试。而黄子澄已然从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英才苦等成了一个满腹经纶的中年学士。
但黄子澄对得住自己十几年的苦读,这年会试第一名就是他黄子澄,称为“会元”。
但全天下不止他黄子澄一个人在努力,最终在殿试中,福建考生丁显和江西考生练子宁夺得殿试的状元和榜眼,黄子澄技不如人,夺得了探花。
虽然黄子澄的殿试成绩只是第三名探花,但是正所谓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以黄子澄的学识才华,很快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他十分喜欢黄子澄,于是破格提拔黄子澄为翰林院学士。
后来,朱元璋觉得仅仅把黄子澄调入翰林院是大材小用,于是又被调入东宫,成了太子伴读,辅佐太子朱标读书学习。
早在朱标去世之前,黄子澄就被升为正三品的太常寺卿。从翰林院学士生到正三品的太常寺卿,黄子澄仅仅用了八年时间,一时间黄子澄成了朱氏皇族的红人,炽手可热。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的嫡长子,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按照惯例,太子去世,那么继承人就应当从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里面选。
但是朱元璋却听从了翰林学士刘三吾的谏言,决定让皇帝宝座留给嫡长子这一脉,因此在不顾群臣的劝诫下,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以便在朱元璋百年之后继承皇位。
朱允炆刚被封为皇太孙的时候,正是朱氏皇族实力最强盛的时期,当时秦王朱樉,燕王朱棣,晋王朱棡等各个藩王纷纷手握重兵,少则七八万,多则十余万,藩守在明朝的边境要塞。
于是朱允炆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担心,便经常和自己父亲的老师黄子澄商议对策。
《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
“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
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
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
太孙是其言。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朱允炆曾问黄子澄,如果各个藩王拥兵自重,意图反叛朝廷,我们该怎么办呢?而黄子澄就拿汉朝的七国之乱作比喻,认为藩王虽然手握重兵,但仅仅能够自保。
一旦发生了像汉朝七国之乱那样的事情,这些藩王就会被朝廷的军队一一击破。并且只要天下的百姓心向朝廷,藩王们反叛也不会成功的。
就是因为这段对话,让朱允炆当作自己的心腹大臣,而黄子澄也开始了他的忠臣之路。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也只是因为他的这段话,让国家陷入了动乱。
二,建议削藩,动乱伊始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称帝,史称“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就提拔了黄子澄和朱允炆的另一位心腹齐泰,任命黄子澄为翰林院总学士,任命齐泰担任兵部尚书。
朱允炆登基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开始着手削藩,同为建文帝的心腹大臣,黄子澄与齐泰二人自然是强力支持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因此这二人也是朝廷中第一批支持削藩的人。
虽然黄子澄与齐泰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削弱藩王势力,巩固中央朝廷权力,但是这两人在削藩的目标选择上产生了分歧。
就在建文帝继位后不久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相继去世,在朱元璋还在世的诸位儿子中,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实力最强。
因此齐泰认为,擒贼先擒王,应当先从最强的燕王朱棣开始下手,只要以雷霆之势强行灭掉燕王朱棣,那么剩下的诸位藩王自然不在话下,手到擒来。
但黄子澄的建议和齐泰恰恰相反。黄子澄认为,首先燕王镇守北平多年,深得百姓爱戴,仓促间没有灭掉燕王的理由。
其次燕王在北方经营这么多年,麾下兵马十余万,一旦短时间没有灭掉燕王,那么燕王必定会联合其他藩王一同作乱,到时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再者柿子要捡软的捏,藩王之中周王朱橚实力最弱,应当循序渐进,先从周王朱橚开始下手,况且周王朱橚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铲除了朱橚也顺便消灭了朱棣的羽翼,一举两得。
朱允炆听取了两人的建议之后,认为黄子澄的建议比较稳妥,毕竟建文帝刚刚登基,根基尚不稳,不宜直接与最强的燕王硬碰硬,因此朱允炆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开始计划铲除周王朱橚。
公元1398年,就在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刚到三个月的时候,建文帝就派遣李景隆率兵秘密杀到周王朱橚的封地开封城,当周王朱橚还在茫然无知的时候就被李景隆活捉了全家,押往京都南京受审。
最终朱橚被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废为百姓,全家老小发配云南边疆。
紧接着,建文帝同样以“图谋不轨”为理由强行削夺了湘王朱柏、代王朱桂王位,废为百姓。而湘王朱柏为了抗议中央朝廷的削藩,竟然带领全家老小引火自焚,实在让人悲叹。
最终,岷王朱楩也难逃厄运,也被削去王位,废为百姓,发配到了边疆。
削藩的成功,让黄子澄与建文帝志得意满,建文帝认为诸位藩王一一被灭,那么北方的燕王朱棣自然不在话下。黄子澄则在暗喜:我立下如此大功,必当名垂千古。
让黄子澄没有想到的是,燕王朱棣并不像其他诸王那样好欺负,黄子澄接下来的举动,一步一步地把建文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三,燕王起兵,靖难之役
眼见藩王一一被灭,顿时让北方的燕王朱棣大惊失色,连忙召集麾下的谋士武将们商议对策。朱棣的谋士姚广孝认为,建文帝下个目标必是燕王朱棣,而朱棣不能坐以待毙,应当未雨绸缪,早做安排。
于是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开始囤积粮草,召集兵马,准备对抗中央朝廷。
虽然朱棣手握重兵,但是和吸收了诸多藩王势力的中央朝廷相比,还是太弱了,此时就和朝廷翻脸无疑是以卵击石,必须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来发展实力,因此朱棣采纳了部下的建议,开始装病。
为了瞒过建文帝在北平的眼线,燕王府开始拒绝接待一切客人,甚至连建文帝的使者都不行。
不光如此,为了打消建文帝的疑心,朱棣把自己的三个儿子以祭奠朱元璋为由全部派到了南京,以安建文帝之心。
等朱棣的三个儿子到了南京之后,齐泰立刻求见了建文帝,并且建议建文帝扣留这兄弟三人,以防朱棣谋反。
而此时黄子澄又出来唱反调了,黄子澄对建文帝建议道,如果就此扣下这三兄弟,必然会逼反燕王朱棣,到时候如果不能短时间消灭燕王,天下就会陷入动荡,得不偿失,应该放三兄弟回去,以安燕王之心,然后再慢慢对付燕王。
朝中大臣们大多赞同齐泰的建议,认为应当留朱棣的三个儿子在南京,这样朱棣必然不敢轻易造反。可最终建文帝还是听信了黄子澄的话,放了三兄弟回了北平城。
公元1399年七月,黄子澄认为时间成熟,应当开始对燕王下手了,于是他按照建文帝的计划,派遣心腹秘密前往北平城计划暗中逮捕燕王朱棣。
奈何建文帝心腹的行踪早已被燕王的眼线探明,还没来得及动手这些心腹就被燕王的手下悉数斩杀。
于是朱棣与建文帝彻底撕破了脸,起兵南下以“清君侧”的名义讨伐建文帝,靖难之役正式爆发。
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派遣宿将耿炳文为统帅,率领精兵近三十万主动进攻朱棣。只可惜耿炳文虽为老将,以防守著称,但是让他进攻就不太行了。
因此在真定之战中,耿炳文率领的南军被燕军打败,耿炳文无奈,只得退守边境。可耿炳文毕竟是以防守著称的名将,一时间燕军拿耿炳文也无可奈何,战争因此陷入了僵局。
建文帝见初战失利,便起了换将的心思。可是开国老将被他爷爷朱元璋诛杀殆尽,一时间无人可派,无奈,只能从开国老将的儿子们里选。
原本最佳人选是开国名将徐达的儿子徐辉祖,但是这时黄子澄又向建文帝提出了建议。
他认为徐辉祖与朱棣有亲戚关系,让他做大帅很不合适,应当让另一位开国名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为大帅,让他领军继续讨伐朱棣。
正是黄子澄的这个建议,把建文帝进一步推向了深渊。
李景隆并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多谋善战,相反他不光军事才能不行,而且想两头讨好,因此他的战斗决心不够坚定。本来临阵换帅就是兵家大忌,加上燕军一路势如破竹,李景隆如何能抵挡?
果然,李景隆率领的南军与燕军三战三败,南军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一时间竟然无力抵抗燕军的南下之势。
随着李景隆的惨败,建文帝的统治也迎来了末日黄昏,黄子澄的忠臣之路,也即将画上句号。
四,三误建文帝,忠臣终身死
黄子澄知道是因为自己推荐了李景隆才导致南军大败的,居然大义凛然地要求建文帝诛杀李景隆,并且让建文帝夺了自己的官职谢罪。
建文帝此时还是把黄子澄视为心腹,为了顾全大局,他按照百官的意思免去了黄子澄的官职。
公元1403年,朱棣的燕军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慌忙派遣李景隆去和朱棣和谈,同时派遣黄子澄出城召集各州知府勤王护驾。
但是朱棣拒绝和谈,并且开始进攻南京城,没等黄子澄找来援军,南京城已经被朱棣占领了,建文帝出逃,下落不明。可黄子澄还不死心,意图逃到南方起兵反抗朱棣,路上不幸被捕。
黄子澄作为首倡削藩的大臣,朱棣早就深恨不已,但是念在黄子澄也是个忠臣,朱棣有意招降。只可惜黄子澄宁死不降,还大骂朱棣大逆不道,于是朱棣大怒,下令将黄子澄满门抄斩。
虽然黄子澄一心忠君报国,提出削藩,奈何他的政治眼光颇为短浅,三误建文帝,一步一步地把建文帝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仔细讲讲这个三误。
首先第一误就是黄子澄建议建文帝首先对周王下手,不光引起了燕王朱棣的警戒,还给了朱棣充足的时间发展实力。
第二误就是当朱棣派遣三个儿子前往南京祭奠朱元璋时,是黄子澄建议把三兄弟放回北平,让建文帝失去了掣肘朱棣的机会,同时也让朱棣能没有顾忌的与朝廷翻脸。
第三误就是本来临阵换帅就会影响军心,况且换上去的还是军事才能平庸的李景隆,此后李景隆的三战三败让南军精锐损失殆尽,无力对抗燕军。
正是因为黄子澄这三误,彻底把建文帝推向了深渊,导致了明朝彻底改朝换代,让燕王朱棣成了新的明朝皇帝。
结语:
黄子澄文人出身,一心忠于建文帝,被俘之后宁死不降,这忠君报国的思想固然值得后人敬仰,但是他的过错错在他不自知,以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来看他出的主意无疑都是馊主意。
黄子澄的悲剧,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只凭着自己的赤胆忠心去辅佐建文帝,最终也导致了建文帝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