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平台观察:成立七年的快手,为何不敌初出茅庐的抖音?
快手始终不能被精英人士看上眼,是因为快手对于产品形态的固守。
自2011年产品成型后,快手界面基本没有变化,始终保持极其简洁的外观,首页只有三个标签:关注、发现和同城,剩下的全是推荐的视频。有的视频的封面会用彩色字体概括出内容,视频本身不带有任何分类,字体的配色透出一种浓浓的土味。
快手界面
快手给自己的定位是“记录”,“记录世界,记录你”是快手的slogan。所以快手在内容运营上没有刻意培养明星播主,也不针对明星进行倾斜,只是单纯提供一个记录生活的平台,这让快手获得了体量巨大的自制视频内容,但同时也加大了用户找到感兴趣视频的难度。
快手
对此,快手CEO宿华的解释是:“平台不想评判内容,不想告诉用户你应该去看这个或者那个。去中心化的逻辑就意味着,每个内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需平台去给它贴标签,内容本身和AI算法会自动提供选择。”这样的平台定位为快手揽获了除一线城市外的大部分用户,平均最高学历低于高中,这促使快手内容更难获得精英用户的喜欢。
快手上未成年人秀怀孕
快手这种视频内容的大杂烩,很容被贴上“底层“甚至”低俗“的标签,但这也恰恰是快手能够笼络七亿用户的原因。这些用户不是给别人打标签的那群人,而是被打标签的那群人。为了扭转形象,快手不得不提升品牌。但是,低学历人群在中国还是占据着多数,这就意味着,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后,内容质量难以掌控就会是一个避不开的难题。
被抖音逆袭以后,快手何去何从?拭目以待吧。
(撰稿:文军大数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